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括号中。(10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繁衍(yǎn) 脊椎(j) 追溯(s) 锐不可当(dāng) B. 提防(dī) 拂晓(f) 憎恶(zēng) 负隅顽抗(y) C. 奔丧(bēn) 荒谬(mi) 归咎(jiū) 连声诺诺(nunu) D. 池沼(zhǎo) 匀称(chn) 相间(jin) 风雪载途(zǎi) 2.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阻遏推崇 琐屑 就地 取才 B. 败笔 疏懒 镂空 自出新裁 C. 蹒跚 踌躇 蟠龙 莫名其妙 D. 幽闲 狼藉 驻足 重峦叠障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款汽车多元合理的空间组合和时尚新潮的科技配置体现出设计者的别有用心。 B. 写作文时,审题尤为重要。同学们务必认真仔细,切不可粗枝大叶,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C. 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D. 他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他对大家善意的提醒总是充耳不闻。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最熟悉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里面包含着一种很大的祝福,同时又有一种棒得无法言说的天地伦理。“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它 的大前提是“春满乾坤”,才能“福满门”。中华民族在任何时候都在讲“国家”,在讲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仁”,她就是让我们走出小家,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就是一事当前要能想到别人。把这个推理开来,就是这个对联表达的要义。 A.它的目的是“人增寿”,前提是“天增岁月”;“乾坤”在前“岁月”在前,“门”在后“寿”在后,这就是中国人的胸怀。 B.它的目的是“人增寿”,前提是“天增岁月”;“岁月”在前“乾坤”在前,“寿”在后“门”在后,这就是中国人的逻辑。 C.它的大前提是“天增岁月”,才能“人增寿”;“乾坤”在前“岁月”在前,“门”在后“寿”在后,这就是中国人的胸怀。 D.它的大前提是“天增岁月”,才能“人增寿”;“岁月”在前“乾坤”在前,“寿”在后“门”在后,这就是中国人的逻辑。 5.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 《老王》 陈从周 当代 《中国石拱桥》 吴冠中 现代 B.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法国 《蜡烛》 西蒙诺夫 苏联 C.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游山西村》 陆游 南宋 D.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东晋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代 6.名著阅读 (4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回忆了鲁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我们学过的《 》和《 》就选自《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是_____________先生自己最钟爱的作品,其主人公祥子来自农村,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从事的一个普通的行业——_____________。 7、(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于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两次用火碱和硫酸伤害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据这位大学生自称,是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2月24日,刘海洋被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① 刘海洋在中学里曾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不光成绩好、守纪律、懂礼貌,而且热心班集体的事情,学校曾号召全校学生向他学习,三千多名学生中只有他穿着打补丁的校服。 ② 刘海洋的母亲说:“他在家里什么都不会干,到大四了,裤衩、袜子都是我给他洗的。” ③ 刘海洋拥有两个书柜好几百本书,但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的书一共不超过30本,其他都是数理化。 二、填空题(共10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描写因战乱不断,诗人急切盼望家人音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这首诗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蕴含着生活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因此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5、昔人已乘黄鹤去,_______________。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三、文言文阅读 (共10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 )(2分,各1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春冬之时.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各1分) (1)或王命急宣 或: (2)素湍绿潭 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各2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 14.第四段中,作者借助哪些事物写出了三峡“凄清”的特点?(2分) 答: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 (共11分)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 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 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 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 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 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5.根据选文的内容填写下面的空格(2分) 造成物候现象有所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度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16.这几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画线的文句当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请用文中的知识来解释这句诗所反映的现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共11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地质局长和一顶帐篷 ① 十五六年前,我曾改写过一部电视剧本《荒原》,内容反映的是两名年轻的地质工 作者艰苦的野外工作。它的拍摄,受到了甘肃省地质局的热情支持。 ②地质局长专程从野外的地质队赶回兰州,亲切地对摄制组的主创人员说:“你们就把 地质局当成自己的家吧!遇到什么困难,只管开口。” ③这位地质局长给摄制组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导演黄群学在长途电话里向我大谈他们的 好印象:“真诚。一个真诚的人!还是一个特别注意细节的人。” ④导演说,他们把想要向地质局租借的东西列了一份清单。那位局长边看边说:“我们 地质局有的,完全可以无偿提供给同志们。省下点儿钱用在保证艺术质量方面,不是更好吗?为什么只列了一盏马灯呢?玻璃罩子的东西,一不小心碰坏了还得赶回兰州来取。有备无患,我们为你们提供两盏马灯吧。至于发报机,我们为你们提供一台报废的行不行?反正你们也不是真的用来发报。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了,西部地区的野外很寒冷了。一顶单帐篷不行,改为一顶棉帐篷。你们在野外拍摄时冷了,可以在棉帐篷里暖和暖和嘛……” ⑤在场的一位处长低声对局长说:后勤仓库里只剩一顶帐篷了,而且是崭新的,还没用过——那样子,分明是有点儿舍不得。 ⑥局长沉吟片刻,以决定的口吻说:“崭新的帐篷也要有人来开始用它。就让摄制组的同志成为开始用它的人吧!” ⑦之后,在整个野外拍摄过程中,那一顶由地质局长特批的崭新的棉帐篷,确确实实起到为摄制组挡寒保暖的作用。 ⑧但也正是因为那一顶崭新的棉帐篷,导演黄群学受到了局长的批评。 ⑨剧中最后一场戏是帐篷失火,在夜里被烧成了一堆灰烬。拍摄顺利,导演忍不住给局长拨通电话,预报讯息。 ⑩不料局长一听就急了,在电话里断然地说:“那顶帐篷绝对不允许烧掉!一定还有别的办法。” ⑾导演说:“我们已经预留了一笔资金,足够补偿地质局一顶棉帐篷的损失。” ⑿局长却说:“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是另外的办法究竟想过没想过的问题。” ⒀局长紧急约见导演,态度依然真诚又亲切:“此前我没看过剧本,替剧组预先考虑得 不周到,使你们的拍摄遇到难题了,我向你们道歉。但是和你通话以后,我将剧本读了一遍。 烧帐篷的情节不是发生在夜晚吗?为什么不可以用一顶旧帐篷代替呢?” ⒁导演嘟哝:“临时上哪儿去找一顶烧了也不至于令您心疼的旧帐篷呢?我们剧组不能在野外干等着啊!……” ⒂局长说:“我已经找到了一顶旧帐篷,就在离你们外景地不远的地质队的仓库里。我嘱咐他们将破了的地方修补好,及时给摄制组送过去,保证不会耽误你们拍摄今天夜里的戏……” ⒃导演怔怔..地望着地质局长,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⒄局长又说出一番话:“我们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所用的一切东西,无一不是别人生产出来的。这就使我们对于一切物质产品养成了特别珍惜的习惯。何况,西部的老百姓,太穷,太苦了啊!烧掉一顶好端端的帐篷,那笔钱等于是一户贫穷的西部人家一年的生活费还绰绰有余。这笔钱由你们节省下来了,不是可以在别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起到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作用吗?我们中国目前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人应该长期树立这样的一种意识——物质之物一旦成为了产品,那就一定要物尽其用。对于中国,物质的浪费现象是罪过……” ⒅当年的那位地质局长,便是我们现在的总理——温家宝。 19.围绕摄制组作为道具的“一顶帐篷”,地质局长都做了哪些工作?(每处不超过5个字,每空须有“帐篷”两字)(3分) → → 20.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在⑤—⑧段多次提到帐篷是“崭新”的用意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说说第⒃段“他怔怔地望着地质局长”这句话中的“怔怔”写出了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文中看,地质局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如何理解⒄段中地质局长的一番话?(不超过10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共40分)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许多事。有些事让我欢喜让我忧,有些事惹我痛心惹我烦恼,有 些事给我信心给我胆量,还有些事令我尴尬,令我骄傲„„ 请在下面的题目上填一个词,使题目完整;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内容,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题目:这件事,我一想起来就_____________-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末 模拟 测试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954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