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的迁移》学案3(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人口的迁移》学案3(中图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口的迁移》学案3(中图版必修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三节 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对教材的分析认识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通过组内分析讨论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通过讨论体会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并能运用其解释一些人口迁移的现象。 【预习导学】 (复习提问) 1.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怎样增长?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有哪些限制性? 3.何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多少? (新课预习)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引起人口迁移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课堂学习】 一、 合作探究,导学提纲: 1.结合教材P16上部,思考: 1.)人口增长有哪两种主要方式?对世界人口增长有何影响? 2.)何为人口迁移?它与人口流动有何区别? 3.)人口迁移可划分为哪些类型?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2.组内讨论完成教材P17页活动1、2题。 3.结合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组内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的原因 4.结合P17阅读,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组织形式 迁移方向 影响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前 ______________为主 主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80年代以来 ______________为主 主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图1-10“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 教材图1-1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图”、图1-12“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完成P19课堂活动题. 7.结合教材P20-21两个阅读(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印巴分治与人口迁移)体会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要哪些? 8.完成P21课堂活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1.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并进行连线: ①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②我国历史上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③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 经济因素 ④1947年印度迁入巴基斯坦 政治因素 ⑤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难民 社会文化因素 ⑥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 【巩固提高】课时讲练通P8的课堂达标选择题1—9题。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的迁移 高中地理 人口 迁移 图版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962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