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上册7.2思想文化同步练习B卷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7.2思想文化同步练习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八年级上册7.2思想文化同步练习B卷(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7.2思想文化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1年3月,出于对日本核电站爆炸核辐射扩散影响的恐惧,包括遂宁在内的中国各地居民迷信碘盐可防辐射传言,出现抢盐风潮。这种狂热让我们更加体会到新文化运动中哪一思想主张的可贵( ) A .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B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C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 (2分) (2016八上富顺期中)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主题是( ) A . 科学 B . 民主 C . 新道德 D . 马克思主义 3. (2分) (2017九上永嘉月考)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四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 . 都受到清政府重用 B . 都重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 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 . 都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4. (2分) (2016八上相城期末) 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 A . 民主科学 B . 自强求富 C . 变法图强 D . 三民主义 5. (2分) (2018八上苏州期末)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 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 ) A . 向西方学习 B . 巩固清朝统治 C . 救亡图存 D . 发展资本主义 6. (2分) (2018八上濮阳开学考) 下列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提出的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法维新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科学 ④民族、民权、民生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①④③ 7. (2分) (2016八上庆云期中) 下列历史人物中,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是( ) A . B . C . D . 8. (2分) (2016八上太仓期中) 毛泽东曾说:“陈独秀给我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人……那个时候……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文中的“那个时候”和“这个杂志”分别指( ) A . 维新运动时期《中外纪闻》 B . 辛亥革命时期《少年中国》 C .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D . 五四运动时期《每周评论》 9. (2分) 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 A . 民主与科学 B . 民主与进步 C . 科学与进步 D . 民生与科学 11. (2分) (2018九下吉林模拟) 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12. (2分) (2017通辽) 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的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人物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3. (2分) (2018八上灌阳期中)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长幼,但都属兔)。”这三个“兔子”最早发起的运动是( ) A . 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 .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C . 一次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 D . 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4. (2分) (2017九上灌云月考)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指( ) A . “求富”“科学” B . “共和”“科学” C . “民主”“科学” D . “共和”“民主” 15. (2分)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 A . 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 . 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 . 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篇章 D . 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16. (2分) (2019八上京山期中)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指( ) A . “求富”“科学” B . “共和”“科学” C . “民主”“科学” D . “共和”“民主” 17. (2分) 某历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在讨论“新文化运动后期新变化”时出现了分歧,下列观点中最为正确的是( ) A . 宣传内容变为倡导新的社会风俗 B . 学习内容由军事工业变为民用工业 C . 活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 . 学习内容变为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18. (2分) (2016广东)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提倡实业救国 C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 提倡民主、科学 19. (2分) 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是( ) A . B . C . D . 20. (2分) (2017黑龙江模拟)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 . “民主”与“科学” B . “自强”与“求富” C . “民主”与“共和” D . “扶清灭洋” 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8分) 21. (25分) 今年(201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又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回眸过去,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条约最能体现出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 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3) 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 (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命运,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22. (22分) 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 “中国新时代”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杂志发行后的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邓小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请将下列与邓小平有关的内容补充完整。 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会后,党和政府着手实施此项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实行以________为主的责任制。从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如今,________ 已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已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________的社会主义。”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阐明了________理论,并提出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___ ”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 “中国新时代”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 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 杂志发行后的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邓小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请将下列与邓小平有关的内容补充完整。 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会后,党和政府着手实施此项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实行以________为主的责任制。从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如今,________ 已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已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________的社会主义。”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阐明了________理论,并提出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___ ”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3. (11分) (2017安庆模拟)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富民强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思想指引】 材料一: 【实践探索】 材料二:魏源的改革思想为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严复对当时中国国内鼓吹变法图强和提倡维新变法起过积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1) 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图1人物的思想主张是________;图2人物翻译的著述是________;图3人物高举的旗帜是________。 (2) 请用史实分别佐证材料二中提出的三个观点。 (3) 【时代思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今天的中国应如何发扬光大前人的探索精神?(至少答出两点) 第 11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10、答案:略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14、答案:略 15、答案:略 16、答案:略 17、答案:略 18、答案:略 19、答案:略 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8分) 20、答案:略 21、答案:略 22、答案: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川教版八 年级 上册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9822582.html